发表时间:2024-05-30 07:55:58 来源:华体会体育最新域名
2022年,中央财政安排农机购置补贴资金212亿元。农机购置补贴是一项重要的强农惠农富农政策,目的是让农民在购买农机具时享受到实打实的优惠,也使我国的农机装备水平和农业机械化水平得以不断的提高。但近期《经济半小时》栏目接到群众线索,在一些地方,
十月中旬,江苏各地陆续进入了秋收秋播的时节。但在兴化市大营镇的一些农户家中,记者看到,本该在地里使用的施肥机却被闲置在库房里。
村民们和记者说,这些机器都是当地的农机经销商送来的,已经在库房里放置了两年多。记者发现,施肥机的铭牌上所显示的生产厂商是河南赛腾农业机械有限公司,生产日期为2021年6月。
种植户和记者说,这种水稻侧深施肥机能转动,但是效率很低,正常机器一天能作业40亩,这种机器也就十几亩,而且经常卡机,所以这些机器都被大家搁置起来,大家甚至把这种机器叫做“僵尸农机”。
这种水稻侧深施肥机市场行情报价从一万多元到两万多元不等,但在农户眼里却毫无用处。
在江苏扬州江都区樊川镇上,记者也见到了同款施肥机。销售人员直言,这就是做补贴的。
同样,在江苏镇江市丹徒区一家农机有限公司,多台标注着“赛腾农机”字样的施肥机也是用来做“活动”的。
江苏镇江润扬农机销售人员:我们搞“活动”就为了国家补贴,这台机器送给你,不用你掏钱,补贴是到你个人账上,你把补贴款给我。
虽然,国家对农机购置补贴的申请和领取有明确的规定并不断进行规范、优化,但这些农机补贴资金却成了一些人眼中的“唐僧肉”,使国家的惠农政策大打折扣。
在江苏省农机购置与应用补贴信息实时公开平台上,记者看出,截至2023年11月,镇江润扬农机有限公司所销售的河南赛腾侧深施肥机已经有175台申请了国家农机补贴,每台补贴额为5000元,其中153台已经结算完成。
从补贴的账面上看,这些施肥机的销售价格为12000元至19000元不等,经销商只拿回了5000元的补贴金额,这是亏本买卖吗?泰州市兴化凯盛农机负责人和记者说,河南赛腾只生产这一款产品,就是专门做补贴用的,所以厂家给经销商的出厂价也远远低于市场行情。
江苏省泰州市兴化凯盛农机有限公司总经理 刘健:机器说实话就为了做补贴,没什么用,给我的价格实惠公道,3000元一台。
如此说来,每台机器经销商能挣2000元。但采访中,泰州市兴化凯盛农机有限公司总经理负责人刘健向记者透露:各地对农机补贴的政策不完全一样。以侧深施肥机为例,有的县市除了国家补贴的5000元之外,还有地方补贴。他所在的泰州市兴化市,这几年对侧深施肥机都有5000元的地方补贴,这样一来每台机器他就能净赚7000元。
在调查中记者看出,2023年年初,由中国农业机械工业协会、中国农机化导报、中国农业机械流通协会联合发布的2022年农机畅销榜当中,河南赛腾农业机械有限公司还位列施肥机畅销榜第三名。
然而,当记者赶到这家企业在全国农业机械试验鉴定管理服务信息化平台上登记的地址——河南省邓州市的农机大市场时,却怎么也找不到这家企业。
在企业的工商登记信息中,2022年12月5日,河南邓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就因“通过登记的住所或者经营场所无法联系”而将这家企业标注为“经营异常”。
记者在企业的工商注册信息中了解到,2021年4月1日,河南赛腾农业机械有限公司由邓州市创新食品有限公司变更而来,同时,投资人从韩龙变更为了李钢。
2021年5月,黑龙江农垦农业机械试验鉴定站对河南赛腾农业机械有限公司所送检的两台样机进行了一致性、安全性、实用性和可靠性评价,其检验判定的结论为该机型符合农业农村部推广鉴定大纲,检验判定的结论为通过。这在某种程度上预示着这样的农机能进入市场销售并根据补贴政策进行补贴申请,这也是刘健等经销商可以销售这款农机的依据。
采访中,刘健向记者透露了一个业内公开的秘密:所谓的鉴定,只看送检的机器。厂家只要拿几台真正能够正常的使用的机器去送检,机器能使用,就能获得相应的鉴定报告。而在实际销售过程中,销售的机器能不能用,鉴定机构并不负责。
公开平台上,仅在江苏,目前就已经有超过620台河南赛腾的机器进入了补贴名单,在能查询到的公开数据中,已经申办国家补贴的河南赛腾侧深施肥机就已超越了1100台。按照每台5000元的国家补贴金额计算,光是这一款农机就要占用550万元的农机补贴资金。
记者调查中发现,经销商和农户之间根本就没有购买机器的资金往来,发票也是虚开的,但经销商却有恃无恐。在实践中,地方主管部门具体是如何监管的?记者就调查中发现的这样一些问题联系了当地农机管理部门。
江苏省扬州市农业农村局工作人员:找我没有用,因为我们市级不发放购机补贴,我们是管理购机补贴,以县为单位来发放,所有国家的钱都要到县里面去。
江苏省泰州市兴化农业农村局工作人员:我们负责发放补贴,重点是把关真实性。只要把机器买回去、有材料,就没办法界定对方是否作假。
这些不可以使用、专门为“骗补”而“定制”的农机,是如何在监管部门的眼皮底下被产出的?
肆意在国家农机补贴资金池里“吸血”的“僵尸农机”又是如何堂而皇之地进入补贴目录的?
多地的经销商为什么可以通过层层审核,成功将原本应该是农户领取的补贴装入自己的口袋?
仅仅一款套取补贴的“僵尸农机”就“吸”走了500多万元的补贴资金,究竟谁应该为此负责?
封面新闻丨见证“文化+科技”产业新赛道——第二十届深圳文博会亮点频现精彩纷呈